買基金最開心的就是賺錢,最不開心的就是虧損。賺錢誰都想,虧損誰都不愿意。
但“市場先生”偏偏不能如人所愿,沒有天天給我們笑臉,而是陰晴不定,一會讓人笑,一會讓人哭,甚至還會時不時給你來個大哭。
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發(fā)了一張基金圖,自己4萬買的基金虧損了1800元,怎么辦?
看得出來,她比較心急,畢竟這4萬已經(jīng)是她的全部家當(dāng)了,虧損了連加倉的機會都沒有了。
那么買基金如何才能做到少虧損呢?這或許是所有投資者都想知道的一個問題。
今就帶著大家一起來聊聊。
一、低估買入
假如我們把市面上所有的基金看作一個市場,每一只基金對應(yīng)的就是市場上不同的菜。
我們在買菜的時候,都喜歡在菜價比較便宜的時候買入。
那么買基金也是如此,基金同樣需要在凈值比較便宜的時候買入。
只有基金相對比較便宜,買入的基金才能賺錢。
假如你買的基金太貴,比如你買了創(chuàng)業(yè)板的基金,創(chuàng)業(yè)板基金前段時間漲幅太大,積累泡沫太多,深處高位,最近回調(diào)是最厲害的。
你買的是這種高位基金,自然虧損比較大。
因此,在買基金時你需要明白2件事:
第一,基金本身漲了90%,并不代表你買進去也能漲90%。
就像創(chuàng)業(yè)板基金你是高位買進,不但賺不到90%的收益,反而還會虧損。
只有當(dāng)創(chuàng)業(yè)板處于低估,此時買入才能跟著創(chuàng)業(yè)板大漲的時候,賺90%的收益。
第二,股市上漲和下跌的不對稱性。
在投資者眼里跌了10%,再漲10%不就回本了,其實并非如此,跌了10%要上漲20%才能回本,跌了50%,就要上漲100%才能回本。
比如,從1元跌到0.5元,下跌了50%。
但要從0.5元再漲回到1元,就需要上漲100%,才可以。
這就是股市的不對稱,這也告訴了我們買基金千萬別在基金估值較高或者大盤處于高位的時候買入。
而是從低估的時候開始買入,等待基金往上漲,買得便宜才是王道。
二、定投或分批次投
投二君一直認為定投是抵抗風(fēng)險的不二法寶,定投由于每次都是小額進場,虧損不大,即便是買在了高位通過不斷的定投,把成本價拉低,最后也能扭虧為盈。
比如一只基金當(dāng)前凈值為1.906,你在2.003的時候就買入了,那么在基金下跌的時候。
我們執(zhí)行越跌越定投策略,慢慢把成本價拉低到1.906元以下,回本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或者從一開始就執(zhí)行定投,這樣自己可以減少虧損,實現(xiàn)多賺的目標(biāo)。
假如你覺得定投收益太慢,也可以分批次投,切勿一次性投資。
把需要投資的資金分成10份,一份建立底倉,后面每下跌一次加倉一次,慢慢把10份用完比較妥當(dāng)。
總而言之,想要自己虧損少一點,多賺一點,你必須要學(xué)會投資慢一點,穩(wěn)一點,才能真正賺到錢。
三、倉位控制
牛市來了,很多投資者不管不顧滿倉買入就對了,買進入以后發(fā)現(xiàn)不對呀,這根本就不是牛市。
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結(jié)構(gòu)性牛市,連3500點都沒辦法突破又開始往下掉。
這下好了,自己手頭上只有4萬塊,全部買了基金,下跌時連加倉的籌碼都沒有了,還怎么讓基金回本呢?
所以永遠不要滿倉,手里必須留夠現(xiàn)金,用來在大盤下跌時加倉。
或者合理分配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的占比,股市行情好的時候多買股票基金,股票行情不好時多買債券基金。
就連股票巴菲特在投資時,手里也會持有大量的現(xiàn)金和債券基金。目的就是為了在大跌以后能夠快速抄底,從而提高股票的比例,賺更多的錢。
假如你身上就只有4萬塊,按照目前的高位,最多投1萬進去,剩下的用來補倉。
假如你身上總本金才5000元,就更不應(yīng)該直接投入5000元,而是投入500元先試試水。
總之倉位控制非常重要,尤其是震蕩行情,你永遠不知道它哪天震蕩著震蕩著就往下跌了。
跌了沒有資金加倉是大忌,所以一定要記住,不要滿倉,控制好倉位才能減少虧損。
買基金想要比別人少虧損,實際上就是要懂得紀(jì)律投資,該買時才買,不該買時看好手中現(xiàn)金,等待機會,一擊即中,方能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