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佛山新聞網(wǎng)訊 佛山日報記者劉嶒通訊員陸?zhàn)?、羅敏婷報道:地球的年齡有多大?滄海桑田是怎樣形成的?在4月13日舉辦的2023年佛山市“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希望行”(高明段)活動中,來自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的4位老科學家走進高明區(qū)8所中小學,為區(qū)內青少年帶來一場科普盛宴。
科普演講團分別走進德信實驗學校、德恒菁英學校、明城小學、一中實校等高明區(qū)內8所中小學,圍繞地球演化奧秘、載人航天、探秘月球、人工智能等主題,為高明學子上了一堂堂別開生面的科普課。
活動當天,在德恒菁英學校報告廳,學生們現(xiàn)場聆聽了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副團長陳光南帶來的科普報告《神奇的聽覺》?!扒嗤茉趺窗l(fā)聲?”“海豚怎么捕獵?”“蛐蛐如何歌唱?”……陳光南結合現(xiàn)場實驗,聲情并茂地講述從聽覺的形成與感知到聲音的傳播等內容,帶領同學們暢游在科學知識的海洋中。
同學們認真聽講、做筆記,并在互動環(huán)節(jié)踴躍提問。講座結束后,同學們還意猶未盡,圍在陳光南身旁交流討論。
“這次活動,讓我們認識到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钡潞爿加W校四年級學生鄭皓銘說,老科學家用生動幽默、通俗易懂的語言,讓自己對自然界中許多生物的聲音有了直觀的認識,還能領悟到其中的原理。之前沒想到青蛙的氣囊可以變得像氣球一樣大,經過講解,自己對青蛙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組建于1997年,是由以中國科學院為主的退休和未退休專家、教授組成的一支科普隊伍。在演講團剛成立之時,市科協(xié)就在全省率先邀請該演講團到佛山五區(qū)中小學作巡回科普報告,至今已堅持24年。24年來,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在佛山共舉辦了1000多場科普報告活動,受惠學生超60萬人次。
高明區(qū)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邀請中科院老科學家到全區(qū)中小學開展科普講座,可以激發(fā)青少年探究科學知識的欲望,在他們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
高明區(qū)歷來非常重視科普工作,已連續(xù)三屆成功創(chuàng)建為全國科普示范區(qū),目前共建有省級科普教育基地8個,各級科普教育基地21個。接下來,高明區(qū)將繼續(xù)深入開展科普載體建設,強化科普交流,推動科技志愿服務隊伍建設,不斷開創(chuàng)高明區(qū)科普工作新局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