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建設路街道計劃路社區(qū)在前進路22號院內召開了一次在家門口的清風懇談會,社區(qū)工作人員、清風觀察員、居民用“圍爐夜談”的方式共同協商解決小區(qū)的發(fā)展難題。
前進路22號院自2016年以來組建了一支由7名熱心群眾為代表的自管會,負責院內垃圾清運,公共設施維護,車輛管理等雜事。院內雜事支出來自院內的23個停車位和院內兩層小樓的租金。近兩年,由于兩層小樓沒有租出去,少了主要的收入來源,每月每輛車50元的停車費已經不足以支撐院內支出。
懇談會上,自管會會計首先公開了上半年的賬目清單,并現場講解明細,向居民說明現在的結余已經不夠下半年的支出,需要增加停車費,增加多少錢需要在居民議事會上商討解決。經過兩個小時的討論,最終在清風觀察員和社區(qū)書記的監(jiān)督見證下,暫定每月50元的停車費提高到100元,用于院內的日常支出。
居民代表王阿姨說,“以前我們有問題找相關部門反映,問題反映后有沒有人管?啥時候能解決?這些我們心里都沒有把握?,F在召開網格懇談會,我們有說話的地方,提的意見有人重視,反映的問題有人落實,網格懇談會讓我們的問題更透明、更清晰。”
計劃路社區(qū)黨委以“遇事多協商、難事共解決”為原則,提出開在家門口的網格懇談會,深入網格聽取居民、黨員代表的意見建議,將大家最關注、最希望、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讓居民在家門口反映問題,提高議事效率,讓居民真正成為網格治理的決策主體、執(zhí)行主體、監(jiān)督主體,實現“院事院解決,民事民商量,發(fā)展共推動”。
“群眾是社區(qū)治理的主體,我們要營造共賞共議的氛圍,健全協商議事的流程,強化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庇媱澛飞鐓^(qū)黨委書記賀志強說,讓群眾形成有問題就來“清風懇談會”的共識,拉近社區(qū)和群眾之間的關系,以清風正氣維護社區(qū)發(fā)展的和諧穩(wěn)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