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高血壓日”
(相關資料圖)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
患者早期常無明顯癥狀
或僅有頭暈、頭痛、心悸、耳鳴等癥狀
表面上看是沒有多大問題
實際上是引發(fā)心、腦血管和腎病變的
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
我國高血壓的現(xiàn)狀是: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2004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 知曉率30.8% ,治療率25.9%,控制率7.1%;至2018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雖然有所提高,但仍然不理想,知曉率38.3%,治療率34.6%,控制率12.0%,即使治療了,控制不理想的情況大有人在。當然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難治性高血壓是高血壓控制率低的原因之一。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聯(lián)用 3種不同類型降壓藥物 且每種藥物達到最大劑量或最大耐受劑量的情況下,降壓藥物通常包括一種長效鈣拮抗劑、一種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和一種利尿劑,血壓仍在目標以上或者需要≥4種降壓藥聯(lián)合使用才能使血壓降至目標值。
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來好多人們認為的血壓控制不佳,其實并不能認為是“難治性高血壓”。所以診斷難治性高血壓,需要排除“白大褂高血壓”、不遵從醫(yī)囑、依從性差、焦慮癥等導致的血壓波動。
哪些原因會導致難治性高血壓?
藥物源性(見表格)
繼發(fā)性高血壓
●腎實質(zhì)疾病:慢性腎臟病的個人史及家族史、尿蛋白、肌酐升高、eGFR下降、腎臟B超提示慢性腎病。
●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 占難治性高血壓的比例超過20% ,占整個高血壓人群的6%。低鉀血癥的癥狀,腎素水平下降,醛固酮水平升高,腎上腺CT提示腺瘤或者增生。
●腎動脈狹窄:腹部雜音(老年患者),高血壓發(fā)病年齡<30歲的年輕女性。
●嗜鉻細胞瘤:頭痛、心悸、多汗、面色蒼白,不穩(wěn)定高血壓病史,血漿腎上腺素水平升高及中間代謝產(chǎn)物升高(MNs),腹腔/盆腔CT/MRI見腎上腺或腎上腺外腫瘤。
●庫欣綜合征:向心性肥胖,皮膚紫紋,滿月臉,皮膚萎縮,容易瘀傷,背部和鎖骨上脂肪墊,近端肌無力,低鉀血癥,血尿皮質(zhì)醇升高及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不能抑制。
●主動脈狹窄: 上肢血壓高血壓于下肢血壓 ,股動脈搏動延遲或者缺失,心超、血管B超、CTA均可發(fā)現(xiàn)。
●睡眠暫停綜合征:臨床比較常見,肥胖,脖子短,打鼾,白天嗜睡,夜間經(jīng)常憋醒,夜尿多。
●甲狀腺疾?。杭谞钕俟δ芸哼M,怕熱、體重減輕、手抖、心悸;甲狀腺功能減退,怕冷、體重增加、頭發(fā)干燥、變脆。
難治性高血壓的治療
1.生活方式的干預
▲減少鈉鹽攝入,增加鉀攝入
減鹽措施更明確、精準:限鈉由原來的< 6克 鹽,減少到了< 5克 ;
▲ 合理膳食
新版指南推薦患者采用 DASH 飲食、 CHH 飲食和辣膳食模式,以降低血壓。
▲ 限制飲酒
任何類型的酒精對人體都無益處,使健康損失最小化的建議高血壓患者不飲酒;
若飲酒,成年人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 15克 ;
▲ 控制體重
正常高值血壓及所有高血壓患者均應積極控制體重;
所有超重和肥胖患者減重;
將減重 5%-15% 及以上作為體重管理的目標; 1 年內(nèi)體重減少初始體重的 5%-10% ;
▲ 運動干預
對于血壓控制良好的高血壓患者,推薦以有氧運動為主(中等強度,每天 30分鐘 ,每周 5-7 天),以抗阻運動為輔(每周 2-3 次)的混合訓練;也建議同時結合呼吸訓練與柔韌性和拉伸訓練。
對于血壓未控制者( SBP>160mmHg ),在血壓得到控制前,不推薦進行高強度運動。
▲ 不吸煙
▲ 保持心理平衡
自我調(diào)整,避免心理不平衡產(chǎn)生;
建立防御屏障,保持心理平衡,如身體防御、情緒防御和精神防御。
▲ 睡眠管理
2.明確繼發(fā)性的病因,然后針對性病因治療
l 藥物源性(停用相關藥物)
l 原醛(螺內(nèi)酯、手術治療)
l 腎動脈狹窄、主動脈狹窄(手術及支架植入)
l 庫欣綜合征(手術治療)
l 嗜鉻細胞瘤( a 受體阻滯劑、手術治療)
l 睡眠呼吸暫停(手術、呼吸機治療)
l 甲狀腺疾病(藥物治療)
編輯:湯婧嫻 陳駿(實習)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如果您不想錯過“今日閔行”,記得“星標”,并多點“贊”和“在看”,這樣,每天新文章推送,就會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您的訂閱號列表里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