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江西宜春10縣市區(qū)去年經濟成績單數(shù)據(jù)出爐。
近期,宜春市統(tǒng)計局公布了2022年1-12月宜春市及各縣(市、區(qū))主要經濟指標。上述數(shù)據(jù)披露,從經濟總量來看,豐城市(661.37億元)、高安市(579.44億元)、袁州區(qū)(560.41億元)位列前三;樟樹市GDP突破500億大關,達到536.95億元位列第四;上高縣(284.20億元)、萬載縣(262.55億元)、奉新縣(241.62億元)緊隨其后,經濟總量體量均在200—300億元區(qū)間;宜豐縣(193.20億元)GDP迫近200億元,靖安縣(82.94億元)、銅鼓縣(70.38億元)的經濟總量仍在向百億沖刺。
2022年1-12月宜春市及各縣(市、區(qū))主要經濟指標部分數(shù)據(jù)截圖。圖/宜春市統(tǒng)計局相較于2021年,宜春10縣市區(qū)GDP排名未發(fā)生變動,豐城市是領頭羊,高安市、袁州區(qū)、樟樹市處在第二梯隊,彼此之間經濟總量相差不算大,處于“你追我趕”的緊咬狀態(tài)。從經濟增速來看,宜春10縣市區(qū)GDP增速均達到5%以上,宜豐縣以5.7%的增速領跑全市,袁州區(qū)(5.6%)、奉新縣(5.5%)的GDP增速緊隨其后,分別位列第二、第三。
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來看,豐城市(50.67億元)、樟樹市(37.63億元)和高安市(34.24億元)三地依舊穩(wěn)居前三。袁州區(qū)(26.43億元)、上高縣(21.11億元)、萬載縣(17.90億元)、宜豐縣(17.43億元)、奉新縣(16.73億元)緊隨其后,靖安縣(7.57億元)、銅鼓縣(5.68億元)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未超過10億元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宜豐縣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高達38.9%,位列宜春全市第一,遠高于宜春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1%的增速。而2021年宜豐縣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12.55億元,增速為7.5%。
鋰電新能源是宜豐縣的首位產業(yè)。宜豐縣擁有豐富的鋰礦資源,全縣含鋰瓷土礦儲量約7.2億噸。依托豐富的鋰礦資源,寧德時代、科宇新能源、國軒高科等鋰電行業(yè)頭部企業(yè)、龍頭項目紛紛落戶宜豐。
2021年1-12月宜春市及各縣(市、區(qū))主要經濟指標部分數(shù)據(jù)截圖,圖/宜春市統(tǒng)計局(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chuàng)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