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新聞網(wǎng)烏克蘭國土面積約60萬平方公里,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優(yōu)越,人口比福建省略多。烏克蘭擁有80多種可供開采的富礦,其中的鐵、錳、煤炭等資源豐富,但油氣資源缺乏,需要依賴進口。
豐富的資源為烏克蘭提供了發(fā)展國際貿易的基礎條件,使其得以保持貿易的穩(wěn)定增長。2016-2019年間,烏克蘭的對外貿易額從755.9億美元增加至1108.5億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2020年的對外貿易額有所下降,仍達到1029.0億美元。2016-2020年的五年間,烏克蘭的進口從392.5億美元增長至536.7億美元,出口從363.4億美元增至492.3億美元。由此可見,近年來烏克蘭的國際貿易基本平衡,進口增速略高于出口。但是,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相比,烏克蘭的貿易額排名卻并不太靠前。2020年,烏克蘭的出口額排在以色列之后,位列全球第47位,進口額排在尼日利亞之后,位列第48位。
在貿易伙伴方面,烏克蘭與其地理位置鄰近的國家貿易關系密切。作為歐洲東部的國家,烏克蘭位于黑海和亞速海北岸,與歐洲國家間有著長期穩(wěn)定的貿易聯(lián)系和國際分工。烏克蘭北鄰白俄羅斯,東北接俄羅斯,西連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羅馬尼亞、摩爾多瓦毗鄰,陸路、海陸、管道和航空運輸通道都支撐了其國際貿易的發(fā)展。不過,便利的貿易通道使得烏克蘭并不對少數(shù)貿易伙伴形成依賴,其貿易網(wǎng)絡遍布全球。2020年,烏克蘭的出口目的地有201個國家和地區(qū),進口來源地更是高達215個。廣泛的貿易聯(lián)系也因此使得烏克蘭成為全球貿易中的重要參與方。
國際貿易反映了各國資源要素稟賦的差異和國際競爭力的關系,也受其市場需求所決定。按照貿易額計算,烏克蘭2020年進口來源的前五位分別是中國、德國、俄羅斯、波蘭和美國,進口額從82.5億美元到29.5億美元不等,占烏克蘭當年進口的比重分別為15.4%、9.9%、8.5%、7.6%和5.5%,這些國家在全球工業(yè)制成品、消費品和能源等領域占據(jù)優(yōu)勢。在進口來源榜單上,與烏克蘭距離遙遠、排在第11位來源地的日本都向烏克蘭出口了超過10億美元的商品(10.8億美元)。當年,烏克蘭出口目的地中,前五位分別是中國、波蘭、俄羅斯、土耳其和德國,國別分布與烏克蘭進口來源地的分布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國際貿易的互利關系。烏克蘭對這5個國家的出口分布在71.2億美元與20.7億美元之間,分別占其當年出口額的14.5%、6.7%、5.5%、4.9%和4.2%。除此以外,烏克蘭還有不少有分量的貿易伙伴,其向排在第13位的羅馬尼亞的出口商品價值都超過了10億美元,達到10.8億美元。
烏克蘭的出口商品中,2020年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共覆蓋海關HS兩位編碼的49個大類,占所有大類數(shù)量的一半。其中,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的有9類,分別是谷物(94.2億美元)、鋼鐵(76.9億美元)、動植物油(57.6億美元)、礦石(44.2億美元)、電子機械(25.7億美元)、機械設備(19.2億美元)、油料作物(18.4億美元)、飼料(15.8億美元),以及木材與木制品(14.1億美元),這9類合計占到烏克蘭出口商品總額近四分之三(74.4%)。而前三大類商品的出口占烏克蘭出口商品總額的比重均超過10%,分別為19.1%、15.6%和11.7%。可以發(fā)現(xiàn),烏克蘭在國際貿易中的優(yōu)勢廣泛,也通過出口獲得了發(fā)展利益。
出口既反映了一國或地區(qū)利用自身優(yōu)勢獲得貿易收益的能力,從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其對國際市場需求的貢獻,進一步聚焦烏克蘭的主要出口商品可以展現(xiàn)更多細節(jié)。從三大類商品的出口目的地來看,其地理分布的特點不太一樣。作為烏克蘭出口額最高的谷物,其2020年的出口流向了115個國家或地區(qū)。谷物出口中,有19.7%(18.6億美元)流向中國,11.9%(11.2億美元)流向埃及,流向印度尼西亞、西班牙和荷蘭的谷物的占比也都達到或超過了5.0%。近年來,全球糧食貿易已經(jīng)成為各國包括土地、水、勞動力等資源優(yōu)勢相互調劑的重要貿易種類,在減少饑餓、滿足消費者需求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作為全球谷物的重要出口國,2020年烏克蘭的出口量占全球出口總量的7.9%,對全球谷物市場供需關系和價格有不小的影響。與之相比,烏克蘭出口量排在第2和第3位商品的全球市場份額相對較小。2020年,全球鋼鐵出口總計3170.6億美元,動植物油出口總計984.6億美元,烏克蘭的出口全球占比分別為2.4%和5.9%。其中,烏克蘭鋼鐵產(chǎn)品的出口前三位目的地是意大利(12.1%)、土耳其(12.1%)和中國(7.9%);動植物油出口前三位分別是印度(25.1%)、中國(19.3%)和荷蘭(9.2%)。
相比而言,烏克蘭進口商品的分布更為多元。2020年進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商品有65個大類。進口超過10億美元的商品大類包括:礦物燃料(74.3億美元)、機械設備(60.7億美元)、交通工具(55.0億美元)、電子機械(54.5億美元)、藥品(25.2億美元)、塑料制品(24.9億美元)、化學品(13.3億美元)、光學設備(12.5億美元)和鋼鐵產(chǎn)品(10.4億美元),合計占到烏克蘭進口總額的61.6%。其中,前四類商品的進口占比均超過10%,分別占烏克蘭當年進口總額的13.8%、11.3%、10.2%和10.1%。與烏克蘭出口商品的分布相比,進口的分布的集中度低。進口主要排在首位的商品大類是礦物燃料,說明烏克蘭對工業(yè)生產(chǎn)和居民生活所需的能源的對外依存度較高。進口和出口是國際貿易中不可分割的兩方面,進口的增減往往會導致出口的變化,反之亦然。在經(jīng)貿全球化高度發(fā)展的今天,貿易沖擊對全球貿易網(wǎng)絡的沖擊不僅影響大,而且傳導速度也越來越快。
(作者系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作者: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