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禪城區(qū)委隆重召開“禪城鐵軍”競標爭先賽龍奪錦動員大會。會議總結、肯定了過去一年鍛造“禪城鐵軍”的階段性成果,并表彰了一批在推進“六城”建設、打造“六最”禪城道路上,勇擔重任、沖鋒在前,為禪城的建設和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禪城鐵軍”先鋒集體和個人以及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打造高品質禪城突出貢獻集體和個人。
【資料圖】
2022年,禪城區(qū)委組織部主動承擔“鐵軍辦”職能,在鍛造“禪城鐵軍”過程中,以爭當“禪城鐵軍”中的鐵軍的責任擔當,在夯實黨組織堡壘、鍛造“鐵軍”、聚才引才等方面為推進“六城”建設、打造“六最”禪城貢獻了組織力量,因而榮獲了“禪城鐵軍”先鋒集體和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打造高品質禪城突出貢獻集體光榮稱號,周厚金、陳蔚榮獲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打造高品質禪城突出貢獻個人稱號。
歷史不會辜負實干者,成績總會被看見的。當榮耀的聚光燈打在廣大組工干部身上,很多人都想知道,這支“禪城鐵軍”中的“鐵軍”鐵在哪里,何以擔當起這份榮耀?
2023年文華迎春花市“禪聚英才·城就未來”禪城人才服務專區(qū),工作人員貼心解讀人才政策。/部門供圖
責任擔當扛起鍛造“禪城鐵軍”的大旗
去年8月,禪城區(qū)委隆重召開了鍛造“禪城鐵軍”大會。在會議上,禪城莊重地許下“三年之約”,旗幟鮮明地宣告要力爭通過三年的淬煉和打磨,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的執(zhí)行力、落實力和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鍛造一支信念鐵、政治鐵、擔當鐵、能力鐵、作風鐵的“禪城鐵軍”,為禪城在新一輪經濟發(fā)展中“殺出一條血路”、為推動禪城高質量發(fā)展蹚出一條新路子。
禪城作為萬億佛山的中心城區(qū),需要建設一支與萬億城央相匹配的高質量干部隊伍。站在GDP突破3000億元的新臺階,禪城需要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的“禪城鐵軍”,帶領禪城實現高位突破,推動禪城實現由中心城區(qū)到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
組工干部作為“禪城鐵軍”打鐵人,就要率先垂范,以“多學一點,多想一點,多干一點,多進步一點”的工作方式和態(tài)度,確保區(qū)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組織工作必定服務保障到哪里。2022年,在多起本地疫情處置、創(chuàng)文鞏衛(wèi)攻堅工作中,組工干部響應迅速、沖鋒在前,展現了“禪城鐵軍”中的鐵軍責任擔當。
2022年,禪城區(qū)委組織部以鍛造“禪城鐵軍”為重點任務,迅速貫徹落實區(qū)委決策部署。聚焦干部隊伍思想、作風、結構、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對鍛造“五鐵”的“禪城鐵軍”進行系統性思考和謀劃,發(fā)揮好“鐵軍辦”的統籌協調作用,創(chuàng)造性地搭建鍛造“禪城鐵軍”的四梁八柱,形成全區(qū)上下各負其責、齊抓共管、高效運轉的鍛造鐵軍新格局,在全區(qū)迅速掀起“學鐵軍、做鐵軍、建鐵軍”的熱潮。
區(qū)委堅持以鮮明的導向引領“鐵軍”,禪城區(qū)委組織部創(chuàng)新組建“鐵軍考察小分隊”,實施“三進三考核”,以不分時段、不打招呼、直奔一線、直面干部的“兩不兩直”形式,在疫情防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信訪督查等“一線”“戰(zhàn)線”“火線”考察識別和選拔任用了一批“敢干、敢沖、敢擔責”的干部。
作為黨管干部的部門,禪城區(qū)委組織部在鍛造“禪城鐵軍”過程中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用好選人用人“指揮棒”。涌現出扎根鄉(xiāng)村綻放青春黨的二十大代表陸秀興、退役不褪色”的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陳麗湘和“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吳虹等一批雷厲風行、敢闖敢干的“鐵軍突擊隊”隊員。在鍛造“禪城鐵軍”過程中,抓出了新作風、新形象、新作為,得到了市委的高度肯定。
勇于超越突破困境立新局
不是每支隊伍都能叫“鐵軍”、都敢叫“鐵軍”。
“禪城鐵軍”不僅僅是一個名號,更是一種使命、一種力量、一種信念。“禪城鐵軍”不靠自我標榜,而是要實實在在地干出來、打出來、拼出來。
滄海橫流顯本色,關鍵時刻見真章。2022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和繁重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
禪城區(qū)委組織部和廣大組工干部以跳出禪城看禪城、跳出組織工作看全局的視野和格局,扎實有力地推進各項工作;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義無反顧地求變求發(fā)展。
2022年,在面對出入編開具紙質證明材料大量消耗行政成本的問題時,堅持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在全市率先實現機構編制傳統業(yè)務辦審“無紙化”“不跑腿”,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機構編制工作守正創(chuàng)新,實現了“數據多跑路,干部少跑腿”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機構編制工作的工作效率。
人才工作敢于破局,對多項不合時宜的人才政策加以修改或廢止,重構起以“專精特優(yōu)新”為特點的人才政策,發(fā)布“禪聚英才”五大行動,持續(xù)打響“禪聚人才·城就未來”等人才品牌。
組工干部的“鐵軍”表現還體現在,在面對困境和難題時,勇于創(chuàng)新、善做善為,敢于以“爭第一、創(chuàng)第一”的勇氣打開工作新局面。例如,惠景城小區(qū)、同華社區(qū)等老舊小區(qū)改造曾一度是無從下手的難題。去年,禪城區(qū)通過黨建引領賦能基層治理,迅速抓住其“停車難”“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的“牛鼻子”,逐步達到“舉一綱、萬目張,解一卷、眾篇明”的效果,用巧勁將“小改造”做成“大民生”,贏得小區(qū)居民的一致好評。
圍繞著“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禪城區(qū)委組織部以構建一核多元、協調有序、簡約高效、保障有力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為抓手,推動各領域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開創(chuàng)了農村組織振興更有后勁、城市基層善治更有精度、“兩新”黨建覆蓋更加有效、模范機關黨建更加出彩的基層黨建新局面
與此同時,這支鐵軍體現其不安于現狀,敢于走出“舒適圈”爭先創(chuàng)優(yōu)。例如,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支部建在重大項目上”模式,助力禪城連續(xù)三次獲得“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單位”流動紅旗;出臺全市首個干部榮譽退休制度,建立“五三三”榮退機制,引導老干部“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成立全市首個教育系統黨校,推動行業(yè)系統黨員教育縱深發(fā)展;首次實現考核規(guī)程線上編制、意見征求線上開展,把考核指標操作規(guī)程編制工作由2個多月壓縮至1個月內完成等等。
著眼長遠以一域之光為全域添彩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禪城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現代化禪城的起步之年,更是青春禪城英姿勃發(fā)、再開新局的奮進之年。
禪城區(qū)委組織部提出,將以“站位更高遠一點、思路更開闊一點、工作更主動一點、統籌協調和團結協作力度更大一點”的工作思路,一如既往扛好鍛造“禪城鐵軍”工作的大旗。以競標爭先賽龍奪錦的新姿態(tài),為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現代化禪城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新征程呼喚有擔當。
禪城區(qū)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猛虎出山”般的氣勢和干勁、動如脫兔般的反應和速度,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建強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搶抓發(fā)展機遇、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以改革的勇氣、創(chuàng)新的理念、謙虛的態(tài)度、務實的作風以及爭先向上的信心和決心,以“競標爭先”為工作主題,為禪城打造“佛山之心”起好步、開好局,為破除禪城發(fā)展困境、助力禪城高質量發(fā)展,凝聚好鐵軍“強干勁”之勢,以鐵軍之實,揚鐵軍之名。
文/佛山日報記者賀勇 通訊員禪組宣